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发现了“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等五谷,并制作耒耜,教人们耕种和收割,解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自然环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等因素,古人们面对疾病时束手无策,经常会被病魔夺取生命。为此,炎帝神农率领部落族人向大自然学习,汲取生存的养分。人们经过探索发现,动物受伤之后会深入山林啃食草木疗伤。炎帝神农因此而得到启发,决心以身试药、分辨药性,更立下 “遍尝百草、以疗民疾” 的宏愿。他们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寒是热。
传说中,炎帝神农曾经一天里中毒七十余次……
淮南子·修务训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羸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神农辨别百草药性,为民疗疾,开启了中华民族医药之门,是我国中医药事业早起发展的标志性人物。
神农本草经
以神农命名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历代医学家搜集总结,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炎帝神农传说故事
神农与茶,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传说一:
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后来将它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传说二:
天神所赐,神农发现。当时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岭采集草药,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会、鉴别草药的性能。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放入溪水,生火煮水。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昧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于是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心善。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自此,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幼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熬煮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茶”,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外,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据说,当年神农发现的这种“茶”,就是今天被人们称作茶的树叶。
茶最早被人们用来解毒,取名为“查”,有纠正、扶正之意,而后更名为“荼”,到周时,“荼”和“茶”互用,沿用至今。
炎帝与生姜
一天,炎帝从山上回来,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腿痛。在门口迎接他的,是自己喂养的那条通身透明的琉璃狮子狗。炎帝突然想起:这条狗成天摇头摆尾,翻山越岭,可从来没病,难道是吃了与人吃的不同的东西么?是不是它吃了山野里的草木根、茎、叶呢?
为了探明其中的奥秘,他不顾个人安危,带着琉璃狮子狗跋山涉水,仔细观察狗吃了各种食物后的反应。有一天,炎帝带着狗从茶陵铁甲山来到水河边的白鹿原,一边欣赏大自然的风光,一边尝药认草。忽然一阵大雨把他一身打得透湿,他感到头昏目眩,胸闷欲吐,站立不稳。这时,那只琉璃狮子狗正在一旁啃着根块,炎帝顺手也捡了一块,洗净后,坐在地上慢慢地嚼着,只觉得满口辛辣,别有味道。不一会,心胸舒畅了,精神大振了。于是,炎帝便以自己的姓氏“姜”给这种植物取名为“生姜”,意思是使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农耕百草园
农耕百草园是为了纪念和歌颂“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以宣药疗疾”的伟大功绩而建造,百草园以中医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主题,分别营造了五个景园空间,每个园区从五行的不同角度来阐释中药原理以及它所对应的中药属性。
炎帝神农不仅奠定了中医药本身“重经验与实践”与“药食同源”的根邸属性,而且为后世中医医家开拓了“医生——生人——圣人”的精神典范,也因其开创之功和“医圣”精神为中医药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与认同。
景区地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神农大道83号(炎帝故里景区)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98号(随州博物馆)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44号(曾侯乙墓景区)
技术支持:随州炎帝网络科技
扫码关注
炎帝故里微信公众号